每天下午五点多开始,上栗县栗江路就渐渐热闹起来,人来车往。90后小伙李来熟练地把“味来寿司”小摊在角落停稳。掀开布帘,一层层码放整齐的寿司在灯光的映照下,看着十分清爽。
他手上的活儿不停,一边麻利地给顾客装盒打包,一边感慨:“寿司新鲜才有回头客,我下午两三点就得开始准备。特别是四点半到五点半这段‘黄金时间’,得先辗转多个地方,最后才能定在这儿。”正是靠着这股子勤快劲儿,其月收入近8000元,稳稳撑起一个家。
“现在摆摊真的比以前方便多了!”摸着实用的小推车,李来感叹道,他以前就靠一张小木桌摆摊,“地方小,东西放不稳当,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撞倒。”直到两个月前,他申请了上栗县人社局推行的“低成本创业扶持计划”,获赠了这辆定制的小推车。“你瞧瞧,现在这桌面,70厘米高,小孩刚好能看见,卖的东西都能放下,别提多省事了。”
就在不远处,从另一辆同款小推车上飘来诱人的烤肠香。小贩黎敏撸起袖子,麻利地将烤肠在铁板上翻动着,油星儿滋滋作响。一旁的儿子正踮着脚,认认真真地学着给顾客递烤肠、收钱。
“这小不点,也能当半个帮手了!”黎敏擦了把额头的汗,笑得爽朗。她白天会在县城打零工,晚上和周末趁着有时间便会来这里摆摊,一眨眼已经坚持了近3年。“以前摆摊搬东西可费劲,得跑好几趟。这小推车送来之后,真是一趟就搞定!”虽然带着孩子摆摊辛苦,但黎敏眼里有光。
“家里大的那个,今年考上上栗中学喽!”闲暇之余,说起家里的三个孩子,黎敏脸上的笑容更深了,声音里都透着高兴。“日子还长着呢,踏踏实实干呗。”她的语气里满是希望。
夜幕降临,小吃街的灯光点亮了一方方忙碌的小摊。不管是李来那份精心制作的寿司,还是黎敏炉火上飘香的烤肠,或是穿梭在街道上的身影,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:在上栗,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、去改善生活的劲头,正弥漫在街巷之间。每一辆小推车,承载的不仅是热乎的吃食,更是一份份对好日子的踏实追求,和这座小城不断升腾的、暖烘烘的烟火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