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济一线蹲点调研】老关镇:从闲置村部到 “发卡工厂”,简单工序撑起“家门口就业”-资讯信息-萍乡市人力资源网
欢迎您,访问萍乡市人力资源网!
登录 | 注册 | 服务热线:0799-6234768
人才中心

【经济一线蹲点调研】老关镇:从闲置村部到 “发卡工厂”,简单工序撑起“家门口就业”

2025-07-16 10:53:02 37

      七月的老关镇渡口村,阳光穿过老杉树的枝叶,在青砖灰瓦的老村部院墙上投下斑驳光影。开工当天,这座沉寂了14年的老建筑里,塑料配件碰撞的脆响与村民的讨论声交织成热闹的交响,上百名村民涌进院子。

c10e481bb9828ed3fe9a0a900997916.png        走进手工艺品集中加工点,干净整洁的宽敞空间,四台立式空调均匀分布,温度始终维持在人体最舒适区间。20张木制工作台呈两列整齐排开,每张台面都铺放了桌布,彩色塑料发卡底座、锃亮金属发夹和透明胶水在台面上码放得井井有条,在顶棚LED灯的照射下泛着柔和光泽。

542a866ac9ad52ca35ac0951d62921d.png       靠窗的位置,20岁的大学生兰姿茜正跟着57岁的村民朱奶奶学做发卡,她拿起一个金属夹,往粉色塑料发卡底座上一粘。“您看这样粘得结实不?” 她举着刚做好的发卡请教,指尖还沾着一点胶水的胶痕。朱奶奶放下手中的活计,用指腹按了按塑料发卡底座:“丫头手巧,这活儿简单,对准了粘牢就行,比纳鞋底容易多了。” 

5c9c6eb1ad50b61944f1950a9fc1b4f.png       43岁的宝妈郭冬霞一边操作着,一边和朋友聊天,“以前在镇上电子厂上班,每天骑四十分钟电动车,赶上孩子生病就得请事假扣工资。” 她举起刚做好的一把发卡,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,“现在就在家门口,这粘贴组装的活儿简单,安全系数还高,一天也能挣个六七十块,中午还能回家给孩子做口热饭。家门口就有这种好上手的工种,我们农村妇女也能靠这简单的活儿挣钱了。”

3d182677c1e3181602dfbcf9ad68066.png

       加工点老板介绍道:“我们与义乌那边有长期合作,货源稳定,只要好好干,一个月挣千把块不成问题。这活儿简单,上手快,欢迎大家来试试。”54岁的村民何淑兰挤在人群前排,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发卡端详着。 她拿起金属发夹往发卡底座上粘,手法还挺熟练,旁边几位大妈纷纷拿起桌上的材料试做起来,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怎么粘更结实。 

       院子里的临时登记处,镇就业线工作人员张世华的笔在名册上飞快移动:“已经登记了96人,其中大学生12名,宝妈27名。” 

       大学生兰姿茜举着一把自己组装好的发卡给视频里的同学看:“你看我们村的新手工加工,活儿特简单,比学校的手工课还轻松!” 老村部的铃铛被风吹得叮当响,仿佛在为这场新生的热闹伴奏——闲置的不仅是老建筑,还有村民们被埋没的潜力与热情,这简单的发卡组装活儿,正让这些宝藏被重新发掘,为乡村振兴注入最鲜活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