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芦溪县深化拓展“5+2就业之家”服务功能,探索推行“就业屋场会”模式,小规模、高频次、互动式下沉到农村,面对面宣传政策、实打实推介岗位、心贴心交流思想,有效提升了群众就业政策知晓率、岗位匹配精准度和就业服务满意度,打通了就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1.全领域开展。芦溪县以乡镇或村(社区)为单位,面向基层群众、重点群体,不定期召开“就业屋场会”,宣传就业政策、推介就业岗位、倾听群众诉求。注重创新宣传形式,用方言、用白话解读政策,让政策通俗易懂。比如,“一次性求职补贴”简化为“找到工作领500元路费”。注重灵活召开,提倡以广场、屋场、庭院为平台,结合农闲、傍晚等时段,组织群众聚在一块、围坐一起,拉家常式就把政策讲了、把岗位送了。
2.全要素统筹。芦溪县积极统筹人社、园区、乡镇各方资源要素,让“就业屋场会”开有内容、开有实效。动态掌握供需情况,会前梳理汇总群众需求,以需求招募企业。采取“1+3+N”模式组建服务团队,即1名分管领导、3名县乡人社专干、N家企业,落实专业政策专人讲、就业岗位企业推。比如,就业专干宣讲就业政策、社保专干宣传社保政策,确保政策宣传有准度,普及有效率。
3.全闭环服务。芦溪县坚持把就业服务贯穿“就业屋场会”全过程,组织就业协管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,了解掌握群众或家属劳力情况、就业需求。对“就业屋场会”群众就业需求、意见建议等进行梳理汇总,跟踪服务。有长期就业需求的录入“5+2就业之家”公共服务招聘平台,有临时需求的录入“零工平台”,并纳入线下集中招聘会和“入企探岗”重点对象。据了解,4月25日,源南乡“就业屋场会” 后安排“就业直通车”组织20多人进企业、选岗位,现场达成意向6人。
截至目前,芦溪县共召开“就业屋场会”20余场,参与企业50余家次,服务群众500余人,推荐就业岗位200余个,促成60余人家门口就业。“就业无小事、关乎你我他”。下一步,芦溪县将不断创新“就业屋场会”服务形式,更加突出针对性、实效性和灵活性,全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效,切实把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心里,把岗位送到群众身边、把贴心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。
(来源:芦溪县就业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