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“金钥匙”开启“幸福门” ——上栗县织密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网-资讯信息-萍乡市人力资源网
欢迎您,访问萍乡市人力资源网!
登录 | 注册 | 服务热线:0799-6234768
人才中心

打造“金钥匙”开启“幸福门” ——上栗县织密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网

2025-07-15 15:23:37 23

  “每月能拿4000多元,还能照顾女儿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在萍乡伍子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残疾人就业基地,来自上栗县金山镇的邓师傅一边熟练地包装产品,一边笑着说。这位肢体残疾人的生活,正是上栗县高质量充分就业图景中的生动一帧。从残疾人就业基地到脱贫群众帮扶车间,从上栗县城到乡村社区,一张覆盖城乡的就业保障网越织越密,让“家门口的幸福”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真切感受。

  从“就业我帮您”到“服务送到家”

  盛夏的早上,阳光刚漫过窗沿,上栗县宝华工业社区里“92580(就业我帮您)”服务窗口前已有不少群众驻足。“想找份家政工作,但不能离家太远。”居民李大姐说出了自己的需求,工作人员熟练地在“5+2就业之家”线上平台检索,很快推送了3家企业的招聘信息。这样的场景,在全县146个“5+2就业之家”网点每天都在发生。

  作为上栗县就业服务的“神经末梢”,网点以“县、乡镇、村(社区)”三级联处机制为骨架,构建起全域覆盖的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。县级平台统筹资源,工业园平台对接企业,乡镇平台扎根基层,岗位归集、信息摸排、精准对接等长效机制运转顺畅。

  今年以来,“5+2就业之家”线上平台吸引1208家企业注册、发布岗位1017个,吸引1215名求职者登录平台、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65人次。“从‘等服务’到‘送服务’,我们让就业帮扶从‘最后一公里’变成‘零距离’。”上栗县人社局负责人说。

  从“家门口期盼”到“厂门口就业”

  近日,一辆写有“园区招聘直通车”字样的大巴车稳稳停靠在桐木镇文体广场,村民们有序上车,前往上栗县赣湘合作产业园面试。“不用自己跑,车接车送看岗位,真方便!”村民王大哥拿着企业简介,脸上满是期待。

  据统计,今年以来,全县累计发出“园区招聘直通车”146趟,“点对点”输送4500名求职者入企参加面试。这是上栗县打出“专题招聘月+招工小分队+园区直通车”组合拳的生动实践。线下9场返乡技能人才专场精准对接;线上直播带岗吸引15万余人次围观,岗位信息触达千家万户。

  上栗县的招工版图不断扩展,多次组织企业走进萍乡学院、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,引进青年人才;远赴湖南张家界、云南昭通开展劳务协作,拓宽用工渠道。目前,全县园区企业新增招工3220人,稳稳撑起企业用工“半边天”。

  从“政策春风暖”到“重点群体笑”

  “见习岗不仅让我学到了本领,更给了我考上正式岗位的底气!”22岁的钟耀民说起自己的经历,眼神发亮。去年12月,他通过上栗县仁泰教育促进会的见习岗锻炼,在迷茫中逐渐明确职业方向,今年成功考取了上栗县一家专科医院。像钟耀民这样的22名见习青年,今年共获补贴21.15万元。

  针对残疾人,2个就业基地吸纳近40人就业,邓师傅夫妻俩便是受益者,“生活简单、收入稳定,日子有奔头”;针对脱贫群众,498个脱贫专岗、3家帮扶车间,托起脱贫劳动力的“饭碗”;针对创业者,今年发放的194笔6170万元创业贷款注入活力,其中3940万元扶持187名个人创业,带动710余人就业;2230万元助力7家小微企业,带动268人就业……一项项政策、一串串数字,汇成重点群体的“幸福清单”,让就业路上“—个都不能少”。

  从“技能油站”到“转型新起点”

  “多学门手艺,心里更踏实!”在养老护理员培训班上,学员刘阿姨认真练习护理技巧。她曾是花炮企业职工,转型后通过培训拿到证书,如今在当地养老院工作,收入稳定。

  面对产业转型和灵活就业浪潮,上栗县针对市场紧缺工种,开设养老护理、育婴师、网络创业等课程,今年已培训121人次;针对花炮产业转型的“4050”人员,量身定制手工活、家政服务等培训,帮他们“转岗不掉队”。

  从“5+2就业之家”的贴心服务,到招工直通车的便捷高效,再到上千万元贷款的创业助力,上栗县用实干与创新,编织起一张覆盖面广、服务精准、持续有效的就业保障网,让更多家庭收获稳稳的幸福。

(来源:萍乡日报)